转载于中国建设报-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好经验好做法|滕州:技防疏堵破困局 共建共享筑安澜
当新能源的浪潮席卷而来,人们便捷出行的背后,突发的火情警报却时常撕扯着社区的安全防线。在山东省滕州市,物业服务企业通过科技赋能与人文关怀的深度融合,探索了一条“技防为先、疏堵结合、共建共享”的电动车辆安全治理新路径,为社区构筑起一道看得见的安全屏障,为居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如今,缇香郡小区34部电梯的监控系统全部升级,成为破解“电动车上楼”难题的关键载体。“相较于1.0版只能发出语音警告的基础功能,2.0版本的AI(人工智能)实现了技术跨越,摄像头具备更强大的防遮挡和更准确的识别能力,一旦检测到车辆进入,系统立即联动电梯控制系统,使轿厢保持开门状态并切断运行指令。”山东腾程城市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程物业”)经理焦向华告诉记者。
即便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事故近年来屡屡曝光,作为小区第一批业主的高丹却笑称自己并不担心。她家的两辆电动自行车每日出入小区停车场,“存车、充电、取车”顺畅无阻。高丹评价道:“真要感谢物业(服务企业)设置的充电桩足够用,电价也不贵,方便又省心。”
缇香郡小区停车棚的隔离墙和消防钩
彻底消除电动自行车上楼入户的隐患,疏堵结合方可长效。腾程物业在缇香郡小区投资建设了15个车棚、32台充电桩,320个充电桩端口很好地满足了1587户居民的日常需要,每度电仅需0.75元,化解了停车难、充电贵的矛盾。考虑到防火安全,他们还设置了超过600平方米的隔离墙,配备了应急救护消防钩,可以有效预防火情发生后出现蔓延。
“以往的火灾事故给了我们很大的警示,高温毒烟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因此,我们在非机动车停车库加装了排烟装置,同时为避免烟囱效应,封闭了通风井,以防止火灾窜至其他楼层。”焦向华介绍说,除了电动自行车,他们还有了应对电动汽车发生火情的新利器——创新发明了以玻镁板为主要材质的防火隔离板。工作人员为记者做了现场演示,一旦电动汽车发生自燃,可以快速隔离起火车辆,为消防救援赢得宝贵的时间。
安全得益于前端有效预防,也取决于后端有力处置。在消防系统中,泵房运维水平直接决定了安全可靠性,也考验着物业服务企业的匠心。
据负责善国盛景小区管理的翔宇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翔宇物业”)总经理徐国锋介绍,该小区的消防泵房在交付之初是毛坯状态。他们随即实施标准化改造,不仅重新铺贴了地面瓷砖,更着重对设备设施重点养护,清理管道卫生,同时合理规划泵房空间,预留操作检修通道,设置了防潮、通风、排水设施,明确了标识功能区域。“最终目的是提升消防设备设施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我们坚信,安全最能让业主踏实、让房子保值。”他说。
在居民们看来,消防泵房颇有几分神秘色彩。这个在系统中扮演“心脏”角色的空间究竟有何玄机?翔宇物业每个季度都会组织业主参加“设备机房开放日”活动,让他们深入了解“隐性”的物业服务,拉近了企业和业主的心理距离,“希望让大家都能看到‘看不见的安全’。多一分安全感,就会多一分对我们的信任。”
位于善国盛景小区地下的消防泵房
看不见的地方见真章,安全保障藏于细节。业主孟燕参观消防泵房后,不禁感慨“物”超所值:“物业(服务企业)把这些藏在地下的设备都管理得这么规整,甚至墙角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离不开他们的用心。我对小区安全和服务有信心,也一定以身作则,带动家人和周围邻居共同爱护身边的设施。”
建设标准化消防泵房是物业服务企业夯实消防安全基础、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一环,在当地渐成气候。滕州市住房建设事业发展中心物业办公室主任李刚认为,通过一系列技术赋能和精细管理,不仅有效提升了社区抗御火情的能力,也为物业服务企业打造安全、智能的服务品牌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智慧消防技术深化应用,标准化消防泵房会持续迭代升级,为业主构筑更加牢固的“生命防线”。
“社区里电动车辆的安全治理不是单选题。让技术赋能的‘硬支撑’与人文关怀的‘软环境’共振,‘防患于未然’便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滕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马培安表示,当地除了在新建小区中围绕消防安全方面严抓源头、严把建设关之外,更着力在既有项目中多措并举、协同发力。一方面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做好小区电动车辆有序管理、消防安全设备设施等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宣传,争取居民理解支持,构建“行业管理部门—物业服务企业—小区业主”三位一体的安全架构,打造始于技术创新、成于精细管理、终于共治共享的“滕州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