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论房价。
如今,房价虽然有一定的松动,但距离老百姓真正买得起的地步还有多少呢?还有很远。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34个,持平的城市有20个。与9月份相比,10月份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增加了17个。而某房地产评估机构给出更为具体信托网的数据:在 70个指标城市数据中,限购的几十个城市平均跌幅为0.215%,非限购城市跌幅为0.047%,特别是京沪广深4大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出现了全面下调,北京下调0.1%,上海下调0.3%,广州下调0.2%,深圳下调0.1%。
面对这种微幅调整,有房地产研究学者认为,以房价收入比看,老百姓能承受的最合理比值是4-6倍,但目前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高于这个数字。也就是说,目前房产商的调价幅度是微不足道的,既改变不了房地产价格虚高的现状,更增加不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所以,中央政府的调控态度是明确的:尽管房价已经开始松动,但调控绝不可有丝毫动摇,调控目标是要使房价回归到合理的价格。为此,我们现在来回顾一下楼市调控的前世今生。
2009年的中国楼市上演了一出“乾坤大逆转”。开发商从年初的门可罗雀、打折促销,到此后的“报复性上涨”;购房者也从年初的观望犹豫,转变到此后的“排队疯抢”。面对楼市的“量价齐涨”,2010年2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表示,本届政府有信心使房价能够保持在一个合理的价位。
2010年被称为楼市调控年,新国十条、国五条系列政策的轮番“轰炸”楼市,央企退市,限购等词语变成老百姓常常挂在耳边的关键词。9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表示要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这是他在35天内第三次谈到加快保障房建设问题。房价上涨空间被进一步遏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在12月29日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表示,在今年房地产市场调控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2011年我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进一步强化各项调控措施的贯彻落实。
2010年12月26日,温家宝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听众进行与听众交流时第二次表示,在我的任期内,一定要使房价能够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我还要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决不会退缩。
2011年年初注定要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沪渝房产税、国八条和京十五条的推出接连在楼市投下重磅炸弹,购房者立刻陷入观望,众房企也以价换量纷纷转变拿地策略准备过冬。早在2011年年初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1月27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他表示,2011年要继续巩固和扩大调控成果,逐步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继续有效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期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首次指出,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业内人士认为,在房价持续高升的现状下,房地产调控将会持续加码。
随着2011年年关将近,楼市调控进入敏感时间,根据此前各个城市限购方案,近十个城市限购令即将期满。是政策到此结束,还是继续补充延长限购时间,市场为此变得异常敏感。受此影响,一些城市甚至出现抄底迹象。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年底在河北视察时表示,要坚持实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
2011年11月6日,温家宝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发表谈话特别强调,对于房地产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决不可有丝毫动摇,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房价回归到合理的价格。
进入2012年,楼市逐步步入冰点,成交量一直处于胶着状态,房价逐步下滑,开发商以价换量促销屡见不鲜,地方政府财政吃紧,变相放松调控冲动加强。楼市微调城市逐渐增加。为此从2012年1月31日到3月15日人大会议闭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短短的一个半月中连续发出四次表态,再次提及促进房价合理回归。要求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继续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同期住房城乡建设部亦表示,下半年,房地产调控决心不动摇、方向不改变、力度不放松。那些调控政策松动、房价大幅反弹、保障房建设迟缓的地方将被问责。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时,温家宝回答记者提问时称中国房价还远远没有回到合理价位。如今,2012年已经过半,对于中国楼市来说,上半年,经历了年初的冷清开场,三四月份的市场回暖、五六月份的成交火爆,观望者对楼市调控的信心逐渐丧失。为此,7月7日,温家宝总理就楼市调控再次表态,称“要毫不动摇地继续推进房地产市场各项调控工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其关于“决不能让房价反弹”的表态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