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多以前,受一些房地产企业资金链趋紧等因素影响,房地产市场一度出现已售逾期难交付项目,引发购房者的恐慌和观望情绪。
针对这些已售逾期难交付房地产项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打响保交房攻坚战。“国家—省—市”三级专班联动推进工作,努力解决在推进保交房攻坚战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建立了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推动资不抵债项目的司法处置。目前,全国396万套保交房攻坚战任务已交付391.8万套,交付率达99%。
保交房切实维护了购房人合法权益。此前,购房者还担心房子“烂尾”,现在能按时交房,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在保交房攻坚战中,合理区分项目风险和集团风险,有效支持了房地产项目融资需求。有关部门和地方出台举措,以具体房地产项目为对象,细化房地产项目保交房解决方案。从2024年年初开始,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房地产融资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搭建政银企沟通平台,推动房地产开发企业和金融机构精准对接,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白名单”,积极满足合理融资需求,并不断扩大“白名单”覆盖范围,确保合规房地产项目“应进尽进”。
目前,全国“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金额已超7万亿元,为项目建设交付提供了强有力资金支持。
保交房增强了购房人对新房项目交付的信心,有力支撑了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如果市场上持续出现不能按时交付的房地产项目,各方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将持续下滑,“不敢买房”“怕买到烂尾房”的担忧情绪会不断传导,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将无从谈起。保交房攻坚战的决定性胜利,明显改善了市场预期,为市场止跌回稳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保交房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积累了宝贵经验。我国将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销售制度,一些经验正是从保交房过程中得来的。比如,在房地产项目融资方面,我国将推广保交房攻坚战中探索形成的以项目为主体进行融资以及主办银行制:一个项目确定一家银行或银团为主办银行,项目开发、建设、销售等资金都存入主办银行,主办银行保障项目公司的合理融资需求。在商品房销售方面,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做到“所见即所得”。
在有力有效的政策推动下,房地产行业风险加快出清,信用环境持续修复。保交房有力化解了商品住房交付风险,确保风险总体可控。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还处在新旧模式转换时期,转型调整需要一定时间。我们应积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