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在谋划“十五五”发展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再次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意义重大而深远。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以人民城市理念为统揽,综合运用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历史思维和底线思维,深刻阐明了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发展目标、方位阶段、主题主线、工作抓手、重要原则、重点任务等重大问题,既明确价值观又提供方法论,既擘画战略蓝图又指授策略路径,致广大而尽精微,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一系列重要论述一起,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城市篇”,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这次会议精神中一条重要而鲜明的逻辑脉络就是城市治理。在历史性成就中提到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大幅提升;在总体要求中强调大力推动城市治理增效;在重要原则中要求转变城市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在重点任务中强调创新城市治理的理念、模式、手段。这条逻辑脉络贯穿始终,清晰指明了城市治理在新时代新征程城市工作中的坐标和地位。
城市管理系统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为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城市管理发展要顺势乘势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城市管理要善于识变、应变、求变,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国家现代化建设之势。会议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提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六大特质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国家现代化必然要求城市现代化,城市现代化必然要求城市治理现代化,而城市管理水平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我们聚焦“现代化”这个关键词,系统谋划和改革创新城市管理工作,推动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以“城市之治”助力“中国之治”。
城市内涵式发展之势。会议作出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发展“两个转向”的重大判断,内涵式发展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一时期,“七分建、三分治”转为“三分建、七分治”,城市管理的重要性前所未有凸显。这就需要我们适应城市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型,善于向内部、向存量、向管理求动力、挖潜力、激活力,以城市管理的提质增效助力走好城市内涵式发展新路子。
人民高品质生活之势。会议指出,要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充满期待。在这其中,城市管理和服务状况是人民满意不满意的重要标准。这就需要我们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城市居民需求为导向,坚持服务为先、执法为民,更多运用柔性治理,强化人文关怀,推动营造高品质生活空间,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城市管理工作要精准发力
城市管理工作千头万绪,要落实会议要求,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在五方面下功夫。
在“统”字上下功夫。会议强调要转变城市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城市管理是一项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统筹协调至关重要。近年来,很多城市建立“一委一办一平台”城市管理工作体系,大大提升了工作效能。要借鉴推广这一做法,健全完善城市管理统筹协调机制,切实“攥指成拳”,形成工作合力。完善城管执法体制机制,不断提升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
在“融”字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城市治理重心和配套资源下沉。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城市管理要深度融入社区治理,充分彰显为民价值和行业担当。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做到宣传进社区、服务进社区、管理进社区、执法进社区,快速响应、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在“智”字上下功夫。会议专列一项重点任务,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当前,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治理模式。要顺应数智化趋势,加快构建完善国家、省、市三级城市运管服平台,全面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不断丰富应用场景,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让科技造福人民生活。
在“精”字上下功夫。城市管理成于细、贵在精。要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精准掌握需求,精准提供服务,精准找到短板,精准靶向施策,于细微处见功夫、见质量、见情怀。要完善和用好网格化管理机制,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实事做起,从老旧小区、房前屋后的环境改善做起。深入开展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小微空间改造提升等行动,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绣出城市品质品牌和人民群众幸福感。
在“共”字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归根结底是人民的城市,市民是城市建设、城市发展的主体。城市管理涉及千家万户,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健全参与机制,畅通参与渠道,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让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同向发力,携手建设美好城市家园。
城市管理干部要守正善为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城市管理系统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打造适应新阶段新任务的干部队伍。
守好为民初心。“人民”是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本质属性和价值追求。想问题、做决策、干工作要从为人民谋幸福这个初心出发,把民生小事当成头等大事,更加关注解决老百姓感受强烈的问题,融合好“情、理、法”,实现城市管理温度、力度与尺度的有机统一。
答好政绩三问。会议强调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要从思想深处解决“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三个问题,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城市管理政绩的重要标准,自觉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当好法治标兵。坚持依法治市是城市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筑牢法治信仰,树立良法善规、正当程序、权力制约等法治意识,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城市管理中的顽症难题。
练好服务本领。会议要求加强城市工作队伍素质和能力建设。城市管理工作行不行,关键看队伍本领硬不硬。要锤炼专业敬业的精神品格,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断弥补短板弱项、克服“本领恐慌”,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努力成为城市管理的行家里手。
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管理监督局局长 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