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制度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安居梦”,一头系着城市发展的“稳定盘”。近日,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举行的“政府开放日”活动现场公布的数据显示,住房公积金制度实施以来,截至今年7月末,山东累计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10143.2亿元。
推进灵活就业人员“愿缴能缴”
“我是今年毕业的大学生,准备自由择业,听说现在灵活就业人员也能缴存住房公积金,能享受哪些优惠?”开放日现场,应届毕业生小张的问题,道出了新就业形态从业者的关切。
根据《山东省住房公积金2024年年度报告》,山东省实缴住房公积金人数达1193.39万人。但长期以来,灵活就业人员由于劳动关系不稳定、收入波动大等特点,现行的住房公积金制度难以有效覆盖这一群体。
为破解这一难题,山东抓住住房城乡建设部开展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机遇,把济南、青岛、淄博、枣庄、烟台、日照、德州7市纳入试点。通过打破“身份限制”,将试点区域内以非全日制、个体经营、新就业形态等方式灵活就业的符合年龄要求等群体都纳入了制度覆盖范围。
该群体能享受到的政策优惠主要体现在缴存阶段的补贴收益与贷款阶段的低息支持两方面。
以目前济南现行政策为例算“收益账”:灵活就业人员缴存时间满12个月的资金部分,最高给予1%的缴存补贴,每年结息日将缴存补贴计入灵活就业者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再加上1.5%的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综合年利率最高可达2.5%,高于一般存款利率,让缴存资金实现“保值增值”。
在贷款支持方面,灵活就业人员与在职职工实现“同权”:只要设立住房公积金账户且连续正常缴存满6个月、符合住房公积金贷款条件的,即可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与在职职工同等享受低息贷款。正常偿还贷款的,每月还可获得120~260元贷款利息专项补贴。此外,如果缴存人购买首套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可将一年内的租房提取金额与账户余额合并计算贷款额度。
目前全省7个试点城市均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各试点城市对连续缴存一年以上部分给予0.5%~1.2%的财政补贴,枣庄、德州推出200~300元开户补贴,济宁、菏泽等非试点城市也出台了缴存补贴政策。1~7月,全省灵活就业人员新增缴存13.1万人、同比增长195.2%,累计支持3.9万户灵活就业家庭解决了住房问题。根据近日山东省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年底,16个设区城市全面推开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实现“愿缴能缴”。
适当提高贷款额度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重心逐步向“存量优化”与“品质升级”转移,居民住房需求也从“无”向“好”升级。在此背景下,住房公积金作为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撑,不仅仅是购房资金的补充渠道,还是衔接市场转型与民生需求的关键纽带。
各地打出政策“组合拳”,聚焦上浮贷款额度、优化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等方面持续加力。
在提高贷款额度方面,各地进一步提高最高贷款额度,将多子女家庭最高贷款额度上浮比例由不低于20%调整至30%,并将“好房子”、现房销售项目和多子女家庭贷款上浮额度累加计算。目前,济南、青岛两市最高贷款额度达到170万元,其他城市一般不低于160万元。
在优化贷款政策层面,山东省通过“降门槛、扩范围、强协同”等多维举措予以调整。其中,首付比例上,二套房最低首付比降至20%、与首套一致,同时取消购房提取、还贷提取的户籍地和工作地限制,打破地域壁垒。
“商转公”业务的全面推进则成为减轻购房者利息负担的关键抓手。目前,山东省16市已全部开展“商转公”,并放宽申请条件、扩大合作商业银行范围。此外,与国家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协同,16市已全部将贷款年龄上限提高至男68岁、女63岁或法定退休年龄后5年。
57项业务“零跑腿”全程网办
“之前听朋友说办贷款手续繁琐,我还特意请了半天假。”近日,在济南住房公积金大厅,市民葛女士想通过现在租住的房屋提取住房公积金,“结果到这儿后,工作人员表示,很多信息都能通过APP共享数据获取,符合条件的只需要确认一下基本信息,输入提取金额和收款账号,提交后秒到账。”
“我们打通‘互联网+公积金’服务链条,实现了‘贷款一件事’‘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一件事’等一件事一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自系统上线以来,累计调用共享数据235万余次,简化22项要件材料,共计57项业务实现“零跑腿”全程网办,其中44项业务实现“秒批秒办”。
目前,山东省各地已完成住房公积金“个转企”和居民身后“一件事”等重点任务,推进“四险一金”联检改革。通过整合网签备案、税费申报、不动产抵押登记相关表单和材料,实现住房公积金贷款“一件事”在省政务服务网和“爱山东”APP统一受理,贷款业务办理时限由15个工作日压缩至6个工作日,压缩幅度超过60%。统计显示,目前全省累计通过“一件事”办理贷款4.8万笔、246.8亿元。
此外,山东省还利用“数字黄河链”建设省级数据共享平台,与住房城乡建设部住房公积金链跨链融合,接入26类数据资源,1~7月提供数据共享3600余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