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科技赋能造好房子 产业升级促新发展”为主题的好房子科技展在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亮相。展览围绕“什么是好房子、怎么建设好房子、科技驱动产业发展”三大维度,设置了样板房、大国重器、未来科技等十大展区,让人们看到了未来居住的无限可能。
样板引路惠民生
在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8号馆,记者看到“安居幸福家·保障房”样板间前人头攒动,“保障房也能建成好房子”的技术措施受到众多参观者关注。
据工作人员介绍,该样板间精心选择58项“好而不贵”的技术,注重提升保障房使用安全性、建筑材料和设备的耐久性以及解决困扰生活的住房问题。安全耐用方面,配备燃气泄漏自闭阀、风险智能检测设备等10余项实用的安全措施;采用多项耐久性好、寿命长且经济实惠的新材料、新产品,包括耐擦洗涂料、保温装饰一体板等。舒适好用方面,隔声楼板、夹胶玻璃隔声外窗等协同发力,有效隔绝外界喧嚣与邻里干扰;高效排油烟系统搭配排油烟双止回阀,从源头上解决厨房串味与油烟污染问题;水封自动补水技术、地漏柔性连接技术等联合作用,实现卫生间排水系统“不臭、不漏、不堵”。
不仅要将新房子建成“好房子”,还要将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在样板房展区,一参展企业推出“幸福家旧改好房子”服务体系,针对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收纳空间不足、隔音差、设施老化等痛点,聚焦安全、健康、舒适、智能、环保,提供改造方案,包括采用环保型建材,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优化房屋的保温隔热性能、给排水系统等;采用装配式、模块化技术,减少施工噪音和建筑垃圾。
大国重器筑根基
在“大国重器”展区,记者看到,从地下到空中,代表着中国建造尖端水平的“大国重器”,为“好房子”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
应用于车库建设的“国之重器”——全球最大直径竖井掘进机“梦想号”是基建界的“深层水下工作者”。该设备采用全密封、高承压设计,施工作业时主机潜入水下开挖取土,最大开挖深度可达80米,同时具备可变径开挖能力,可在城市建筑密集区实现“微沉降”精准施工,其技术成果目前已在上海静安EUP竖井智慧车库项目中成功应用——仅用286平方米的地面土地,向地下拓展19层停车平台,提供304个车位,大幅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在展区的“架桥连梦”板块,多件装备模型的动态演示直观展现了我国桥梁建设技术的硬实力。作为目前科技含量最高、功能最多、应用场景最广泛的高铁箱梁铺架设备,“昆仑号”能够提起千吨级40米跨度箱梁,突破狭小空间限制,在隧道内实现超低位运架。“太行号”是我国首台铁路桥梁换运架一体机,可在运营铁路4小时“天窗期”内完成“换、运、架”全流程作业,实现“即换即通车”,解决了换梁期间断线、停运等难题。
空中造楼机是专为150米及以上超高层建筑量身打造的装备,犹如一个“移动造楼工厂”,将大型塔机、模板系统等集成于钢平台,依托液压顶升系统逐段攀升作业,实现混凝土浇筑、材料输送等工序高效协同。
智慧场景看未来
进入小区后一键开启回家场景,进门时窗帘、灯光、空调都已调整至最佳状态;智能门锁不仅能识别人员身份,而且能联动灯光、音乐等开启个性化回家场景;一句“小优小优我要睡觉了”,开启舒适就寝场景……记者走进未来科技展区时,近距离感受了未来生活的模样。
该展区涵盖了光伏储能与人车家生态、AI(人工智能)智慧家场景、智慧家庭引领科技、服务机器人、未来生活VR(虚拟现实)畅想五大核心板块,系统性呈现科技给生活方式带来的改变。
其他展区的智慧场景同样亮点纷呈。在“新青年好房子”样板间,映入眼帘的便是咖啡机器人自助服务体验:线上下单、机器臂制作,再由轮足机器人将咖啡送到手中。同时,人形机器人全程为参观者提供导览讲解服务,在室内只需呼叫“联小智”,全屋灯光、家电以及可变空间等可自动开启,科技感满满。“空间折叠术”更是让人赞叹不已——按下按钮后,原本贴合墙面的一侧柜体缓慢且平稳地移动,另一侧柜体下翻为床后,一个独立的卧室空间便呈现出来。
好运维展区的“智慧社区运营”平台,运用AI、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连接社区里的“人、物、事、地、组织”等要素,打造九大智慧场景,让社区管理更高效、居民生活更便捷。